给孩子补营养,你真的补对了吗?
食物是营养的来源。食物生于天地之间,接受天地之气的滋养才能生长。所以食物没有绝对好也没有绝对坏,每个食物都有它的作用。
大多数人对营养一词的理解都会有些偏差,如“营养丰富”、“富有营养”、“有无营养”等。一个人的营养状况是指与营养有关的身体状况,即对食物构成和其中的营养素的利用所表现的健康状况。它有个体与群体之分。一般涉及某种特殊的营养素,有时,也有针对全部营养素的综合评价,即全面营养状况,如铁、蛋白质、维生素等。
但是营养要能够吸收才有用,如果孩子吃的再多却都无法吸收的话,对身体来说也只是负担。再加上家长错误喂养的方式,同样也会阻碍孩子的营养吸收。所以就会出现,孩子看似吃的很多,身体却总是缺少各种营养元素。
我们日常接触的食物种类繁多,但是从营养素角度来说,没有一种食物是含有尽可能全的营养素,因此我们经常建议要多种食物搭配,以保证均衡营养。均衡营养的概念就是我们给孩子提供营养素,是相对全面的。满足他的生长发育所需。那如何保证孩子均衡的营养摄入呢?
不同食物中对人体有营养价值的成分只有七类,它们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膳食纤维,食物中这七类有效的营养成分叫做营养素,每种营养素都有其特殊的营养功用,缺一不可。
人体必须从多种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素,7种营养素中,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为机体提供热量和构成机体组织;维生素、无机盐、水、膳食纤维的主要作用则是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两种或多种营养元素可以互相促进吸收利用,例如,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磷和锌的吸收,维生素C可促进人体对铁的吸收等。但是有的营养元素也会出现对抗的情况,即会妨碍机体对另一种营养素的吸收,例如,膳食纤维会削弱人体对钙的吸收,镉、铜、钙、铁会干扰人体对锌的吸收,植酸、草酸、磷酸会干扰人体对铁和钙的吸收等。
给孩子补充营养的误区
营养素补充过多
许多家长都认为营养素可以预防一些疾病,例如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铁元素可以预防贫血,于是给孩子补充大量的营养素,殊不知这将会给害孩子带来成长的困难。
还有的妈妈们认为孩子吃的比较单调,可能缺少某些营养素,并且营养素就是补充多了也不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总不没有强,于是就出现了给孩子补充过量的营养素,导致孩子出现厌食的情况。
营养素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有些父母喜欢选择一些含多种营养元素,如:含钙铁锌的复合剂,以为可以一次同时补充多种必需元素。这是不科学的。目前,国际医学界对钙、铁、锌在人体吸收过程的研究发现,在服用含钙、铁、锌的复合剂时,铁、锌降低了钙的吸收,而铁和锌几乎不被吸收。
实际上我们在给孩子补充营养素之前,必须要评估孩子进食的情况,孩子进食的积极性、进食的量、种类以及孩子消化吸收的效果,以及对食物的耐受情况,只有把这些都评估了,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孩子。
但是现在家长们补充营养素可以说是滥补,这样对营养的摄入并没有利,因为某些营养素补过多可以间接的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同时有些营养素过量还会出现中毒、头昏、头痛、视力模糊,甚至影响孩子的发育。
因此,家长们应该在均衡营养的基础上,避免孩子出现营养素补充过量的问题。
过分溺爱孩子
只要孩子喜欢吃的就随意拿给孩子吃,但如果吃得不适宜可能会引起孩子身体不适。比如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就有区别,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而不少家长为孩子准备食物力求精细,却最终造就了大批“小眼镜”。长期吃精米、精面这类精细食物,会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和铬的缺乏。
维生素B摄入不足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铬元素的缺乏使胰岛素的活性减退,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谢而滞留于血液中,导致眼睛屈光度改变,最终造成近视。
营养素的摄入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合理补充,了解清楚孩子的营养状况,给孩子科学补充营养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