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宝宝是乳糖不耐受,还是蛋白质过敏?
随着多方面的育儿知识普及,很多家长知道了乳糖不耐受或牛乳蛋白都能引起宝宝腹泻,但如何区分这两者呢?很多新手妈妈在喂养宝宝的时候,对于乳糖不耐受和蛋白质过敏的症状还是会傻傻分不清。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甚至在食用乳糖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的现象,这些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症又称乳糖酶缺乏症。
乳糖酶缺乏全球儿童都有,据报道亚洲人40%会出现乳糖不耐受,非洲人80%会出现乳糖不耐受,乳糖酶缺乏导致以乳汁为主要饮食的新生儿及婴幼儿中常发生腹泻等症状。
乳糖不耐症状个体差异很大。严重的乳糖不耐受多于摄入一定量乳糖后30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乳糖不耐症对婴幼儿影响较大,并会同时伴有尿布疹、呕吐、生长发育迟缓等,成人有时伴恶心反应。不耐受症状的多少和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小肠内乳糖酶活性、摄入的乳糖量以及是否同时摄入其它类食品等。
什么是蛋白质过敏?
蛋白引起的过敏症状是一种病态反应,它首先发生于皮肤、接着是胃肠道、呼吸道,而乳糖不耐症是因机体缺乏乳糖酶引起的,它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紧张、疼痛、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来说,人类胃肠中的乳糖酶在婴儿期后慢慢消失并因此不能消化乳糖。而有些婴幼儿失去乳糖的时间比正常宝宝早。牛奶、羊奶和母乳的基本糖份都是乳糖,这些婴幼儿由于不能消化乳糖就会产生和牛奶过敏的婴儿类似的胃肠道反应,要注意结合其它症状鉴别。如果奶液涂抹到宝宝皮肤上,出现红疹等的话,多半是蛋白质过敏。
牛奶蛋白是2岁以下婴幼儿主要蛋白质营养来源,也是最主要的食物过敏原。牛奶蛋白过敏既可影响生长发育,也可能会增加后期其它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
如何区分两者的不同?
乳糖不耐受:口腔酸臭,腹泻时大便又酸又臭,大便多为黄色或青绿色稀便,或大便呈蛋花汤样,伴有泡沫多,奶瓣现象,且肚子会出现咕咕响,多屁现象。少数宝宝有吐奶或呕吐现象。
牛乳蛋白过敏:大便臭而不酸。有腹泻、反复吐奶、喂养困难,吃奶后啼哭、大便无泡沫,伴有粘液血丝。伴皮肤湿疹,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婴幼儿腹泻95%以上都是乳汁原因引起的,教家长一个简单办法鉴别:宝宝喂奶后30分钟以内出现腹泻,且精神好,胃口好,照吃照长,多半是乳糖不耐受。如大便出现血块首先考虑乳蛋白过敏。
如何缓解护理乳糖不耐受和蛋白质过敏?
乳糖不耐受
患有乳糖不耐受的宝宝是不是就不能吃乳制品呢?不是的,通过以下方法还是可以食用的。
纯母乳喂养的乳糖不耐受,继续母乳,症状明显时可添加适量乳糖酶。人工喂养的乳糖不耐受,首选乳糖酶或无乳糖/低乳糖配方乳(非水解),无乳糖/低乳糖配方乳不建议长期补充。
乳糖酶建议每次喝奶前5-10分钟补充些乳糖酶。可以简单有效的解决宝宝乳糖不耐受的问题:特别是一岁内的小宝宝,因为大部分的营养需求来自奶中,建议每次喝奶前都喝些乳糖酶即可。
另外对于儿童或成人在喝纯牛奶时,要避免空腹,少量饮用与其它食物一起进食,可缓慢消化过程,减轻不适感。与其它谷物类食物共同进食时,牛奶中的乳糖浓度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相应的“稀释”,使乳糖不耐受程度降低。
蛋白质过敏
回避牛奶制品,替代饮食。牛奶回避是治疗牛奶蛋白过敏最有效的方法。出生后的宝宝应首选母乳喂养,如果出现纯母乳喂养的牛奶蛋白过敏,妈妈饮食回避牛奶及奶制品等高敏食物。
不建议出生后立即接触普通牛奶。这是因为普通牛奶配方中蛋白分子太大,进入宝宝肠道后不容易消化,并且容易透过尚未发育好的肠屏障被吸收,宝宝机体会将其视为“外来的过敏原”,致敏性极高。对于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宝宝,可根据宝宝过敏的程度选择经临床验证的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的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可大大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
一旦被确诊牛奶过敏,建议回避牛奶食品至少6个月。6个月后,或者9月龄~12月龄后,逐步尝试转换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的奶粉,之后再逐渐过渡至普通配方奶粉。
部分益生菌对于过敏者肠道内益生菌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BI-07和鼠李糖乳杆菌LGG杆菌跟鼠李糖乳杆菌HN001对于食物过敏或过敏性皮炎治疗有协同作用。